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因此,教材、教师、学生是一个共同体,教学就是三者相互切磋,使教学在互动中进行,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对话有多种形式——师书对话、师师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书对话等。师生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乘方》一课的习题“计算厚度是0.1毫米的纸对折20次后的厚度”,不要说学生,就是我们这些已有较多知识和经验的成年人,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折纸和计算等过程,根本就无法想象得到:对折20次后,纸的厚度有多高?更不知道在实际生活中一张纸到底能对折几次?带着问题教师加入学生的活动小组中,一起带着疑问动手折纸,折不动了怎么办?把几个人的作品摞在一起,并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归纳和计算,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后老师和学生都会非常吃惊,“相当于35层楼高!这怎么可能?”再反复实验,最后得到的体验是:理论上可以有这样的“奇迹”,实际上,一般的纸张(甚至是报纸)大约可以对折6次,就无法再进行下去了,既使是一张较大的、很薄的纸也就能对折8次左右。在师生对话等活动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乘方”的与众不同,真正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了解决问题。教师就是要寻找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活动,让他们讨论疑难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并且学会使用模型或其他的表征方法来交流他们的思想。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初中数学教师,一方面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主观观念,考虑他们对于数学主题的相互理解,另一方面要促进学生思想的交流,鼓励他们游戏性和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方法,更好地、公正地对待学生的各种数学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未来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从数学角度分析、反省和评价自然、社会以及经济发展。因此,现在的教师应该善于改编“剧本”,并集导与演于一身。6、(1)问题与情境(多数是带有情境的问题)(2)教师行为预设。提出问题、组织活动、巡回辅导或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