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试论小学数学的必备品格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19KB

文档介绍
三点,我们就认为她具备了其应具备的必备品格。但这仅是作者个人关于“小学数学的必备品格”所做出的初步思考,仅供参考与批判。Р 【参考文献】Р [1]亚历克斯?卡雷尔.人之奥秘[M].钱磊,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Р [2]布鲁斯?乔伊斯,玛莎?韦尔,艾米莉?卡尔霍恩.教学模式(第8版)[M].兰英,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Р [3]郁振华.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Р [4]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Р [5]H.伊夫斯.数学史上的里程碑[M].欧阳绛,戴中器,赵卫江,等,译.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Р1990. Р [6]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Р [7]彭亮,徐文彬.孩子为何更加难教――人性教育学立场的重思与确立[J].教育研究,2016(6):18-24. Р [8]徐文彬.培养学科思维,发展学生学力[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5(9):20-22. Р [9]彭亮.透视“三重联系”的内在层次性[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5(7):8-10. Р [10]徐文彬.“三重联系”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之意涵、作用与要求[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5(7):21-22. Р [11]徐文彬.试论教师课堂教学的四种不同追求――基于学生学习感受的分析[J].教育视界,2015(8):4-6. Р [12]徐文彬.关于数学文化视域中数学学习的构想[J].数学教育学报,2014(5):1-5. Р [13]徐文彬.如何认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三重联系[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3(5):23-25. Р [14]陈中立,林振义.思维方式: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