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负面新闻与情绪管理政府管理的一个新问题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22KB

文档介绍
将中国网民的负面评论当作社会思想的富矿,特别是在近年一些有影响的社会事件中网民参与导致事件走向发生变化的事实,证明了网民和网络民意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从中看到中国社会不断觉醒的公民权利意识和一定的责任意识。Р 然而,在现代社会这个高度情绪化的时代,任性、矫情而又容易感情用事等行为特点同时又在侵蚀中国民众正逐渐培育起来的自我责任感,使中国民众常常游移在自我责任与感情用事之间,一方面自认是现代公民,另一方面又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心理)层面对政府高度依赖甚至有不合理的期待,并在不合理期望得不到满足时变得乖戾、嚣张和极端愤世嫉俗,而此时公民的自我责任感早已不见踪迹。因此,人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言论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就网络偶像和英雄,尽管只有理性、负责任的观点才能经得起事实与历史的检验,也才真正有利于国家、社会包括个人的长远利益。Р Р 消费新闻已经日益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但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不仅取决于新闻提供者,新闻的消费者和接受者也决定着不同新闻的供给结构。一般认为,负面新闻可能具有偷窥价值、宣泄价值、审丑价值和习恶价值。如果说喜欢负面新闻的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不健康问题,有些武断甚至以偏概全。但是,如果沉溺于负面新闻则反映了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由于负面情绪具有强烈的传播性和感染性,越是沉湎于负面新闻的人就越难以走出不良情绪的困扰。因此,保持个人良好心态和健康心理,需要每个人理性选择,掌握新闻消费的主动权,通过关注新闻成为既掌握丰富信息又心态健康积极的现代人。Р 作为决策者和情绪工作者的政府:顺从还是引导? Р 在西方的中国研究领域有这样一句名言,“China is China is China.”(“中国就是中国”)这一非常少见的句式意在强调中国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极端独特性。的确,由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与庞大的人口规模,以及中国改革开放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