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尿量的测定方法:Р 测量前嘱患者饮水300-500ml,待膀胱充盈后患者取坐位,采用膀胱训练方法诱导自行排尿后,记录排出量。排尿后立即导尿,测量并记录膀胱内残余尿量。Р (六)膀胱功能训练法:Р 1.耻骨上区轻叩法:患者用手指轻叩耻骨上区,引起逼尿肌收缩而不伴尿道括约肌同时收缩,即可产生排尿。Р 2.屏气法:患者身体前倾,快速呼吸3-4次延长屏气增加腹压的时间,作一次深吸气,然后屏住呼吸,向下用力作排便动作。这样反复数次,直到没有尿液排出为止。Р - 14 -Р 3.挤压法:适合于逼尿肌无力患者。先用指间部对膀胱进行深部按摩,可以增加膀胱张力。再把手指握成拳状,至于脐下3cm处,用力向骶尾部加压,患者身体前倾,并改变加压方向,直至尿流停止。Р 4.盆底肌肉训练:嘱患者在不收缩下肢,腹部及臀部肌肉的情况下自主收缩耻骨、尾骨周围的肌肉(会阴及肛门括约肌),每次收缩维持10秒,重复做10次,3次/天。这种训练可以减少漏尿的发生,适用于压力性尿Р失禁的患者。Р 5.尿意习惯训练:训练应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如餐前30min,晨起或睡前,鼓励患者入厕排尿,白天每3h排尿1次,夜间2次,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这种训练同样可减少尿失禁的发生,并能逐渐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排尿习惯,适用于急迫性尿失禁的患者。Р (七)辅助检查Р 间歇性导尿开始阶段,每星期检查尿常规,细菌培养及细菌计数一次,以后根据情况延长到每2-4星期一次,如尿内发现脓细胞或白细胞计数>10个/每高倍视野,或细菌计数连续2日超过104/ml时,并出现一系列症状,应立即使用抗菌药物,如口服呋喃坦丁或诺氟沙星(氟派酸),也可根据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其他药物。是否需要进行膀胱冲洗,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尿液混浊,沉淀物较多时,酌情冲洗。患者在开始膀胱训练之前要接受尿流动力学检查以确定膀胱类型和安全的训练方法。Р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