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技术路线,对不同方案和路线加以比较和论证说明。)Р1.(1)纳入标准:Р①髋部骨折患者:包括髋臼骨折、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Р②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手术治疗并能够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Р③依从性好术后能够定期随访、按时间口服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的患者;Р④骨折后通过加压超声成像等检查明确没有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Р⑤抗凝血酶III正常的患者。Р(2)排除标准:Р①需要手术治疗但是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或者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Р②依从性差术后不能进行随访、不能按时口服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的患者;Р③骨折后明确有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应纳入下肢静脉血栓治疗组;Р④围手术期发生严重并发症以及手术失败的患者;Р⑤抗凝血酶III缺乏的患者。Р2.样本量估计:将α设定为0.05,1—β设定为0.90,采用双侧检验,通过查询样本量估计表,每小组患者需要样本量为96例,估计随访失访率约为10%,应相应增加样本量,最终估计每小组的样本量为106例。Р3.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开始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距离骨折的时间分为两大组,≤48小时组和>48小时组。术后将这两大组患者随机分为3小组,第1组使用低分子肝素2周随后口服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2周;第2组使用低分子肝素2周随后口服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4周;第三组使用低分子肝素2周随后口服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6周。使用药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过程中明确有血栓发生,要采用相应的治疗。Р4.观察指标:在所有患者使用药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过程中Р(1)监测出凝血时间、血浆D-二聚体,评价药物的安全性,Р(2)使用加压超声成像技术检查下肢静脉情况。Р5.统计学分析:收集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术后2周、4周、6周和8周使用χ2检验比较两大组之间和大组组内之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