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细[6] ,追求确定、精确的认识Р,排斥思维中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依据美国人的认知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信息传播中对文化背景的共融性要求不如中国高,并且文化标识不如高语境传播明显。如美国一家邮递快件公司COLOR DIRECT为其服务推出的广告词“SO ⋯⋯YOU WANT TOMAIL A STRAWBERRY SURBET ?”(想通过邮局邮寄一份草莓冰淇淋吗?) 简洁直白的一个问句将其快速、安全、包罗万象的服务表现得淋漓尽致。Р 五、结语Р 由于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在文化取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时间取向、社会规范等方面差异甚大,跨文化交际始终都是一个大问题,那么来自高低语境文化的人们如何才能成功的交际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其次是要做到相互理解,宽容。在交际时最好能做到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组织语言。最后就是建立信任---依据交际双方之间的言行举止及可信度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缩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更好交流。Р Р 参考文献Р [1]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Р [2]Hall, Edward T. 超越文化[M]. 居延安等译,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8:96. Р [3]唐德根. 跨文化交际学[M]. 长沙: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181. Р [4]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34 Р [5]阮恒辉. 广告运作实务[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Р [6]吴满意. 广告文化[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Р Р 作者简介:李思元,讲师,研究生;工作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商务外语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