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心,能除颠倒散漫行。Р设使无惭无愧者,教言于彼有何用?Р前面总结了,人要有智慧、稳重、惭愧心,若没有这三个基础,好人是做不了的。昨天我们换届时选很多人,当时我提出几个人问大家的意见,有些稳重、具智慧、又有惭愧心的人,马上就被大家认可了。当然,这并不是故意用《二规教言论》中的道理来衡量,而是做任何一件事情时,如果这个人不稳重,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没办法承办;假如没有一点智慧,可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些人虽然有智慧,也很稳重,但在某些场合中一点惭愧心都没有,这也是非常麻烦,这种人即使头顶上有如意宝,大家也都不敢接近,害怕他在众人面前对自己做出什么事来。因此,前面这几个功德,大家不要留在字面上,应该先做一个好人,然后再谈修行,否则你连基本的人格都没有,怎么有资格当修行人呢?Р此颂是说,假设具足知惭有愧之心,颠倒散漫等不如法的行为自然会被遣除,不可能跟没有智慧的人闲聊乱逛。但一个人若没有惭愧心,再怎么珍贵的教言,对他来讲也没有用,就像牦牛面前放几百万人民币一样,可能还不如一口草好。Р殊胜的教言对无愧者,肯定是用也用不上,听也不愿意听,听到就开始打瞌睡,眼神也慢慢不对了。而一提到去喝酒抽烟、看电视、说乱七八糟的话,他就兴致勃勃、聪明伶俐,眼睛睁得大大的,兴奋得不得了。所以,对无惭愧者来讲,再珍贵的教言有什么用呢?Р复次心具惭愧者,终不远离世法二,Р殊胜善妙之规道,恒常行持不放逸。Р具有惭愧者,永远不会离开世法和佛法的轨道。他平时行为小心翼翼,不做让佛教丢脸的事情,也不做令世人厌弃的事情,所作所为如理如法,时时刻刻以不放逸而摄持。Р这一颂是承上启下,下面开始讲“不放逸”。Р四、不放逸Р何以名为不放逸?如人居于危崖上,Р如是自护自身心,恒时郑重谨慎者。Р什么叫做不放逸呢?比如一个人居住在非常险的悬崖上,稍不留意就会掉下去,如果掉下去了,自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会步步谨慎,三门不敢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