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教师普遍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因此对同一个问题往往出现多种解法。对于各种解法的优劣, 教师很少重视, 甚至有人提出了“方法本无优劣之分, 学生自己想出的方法,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方法”的观点答: 1、这种解题策略多样化,是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答应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是正确的。2、从科学的角度看, 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都有优点和局限性。 3、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获得适合自己的最佳解题策略,实现方法的最优化。 3. 请分析如下案例: 经常听到教师抱怨: 这道题是课本上的例题, 课上反复强调过, 甚至做过很多遍, 还是有这么多学生不会做! 某某同学真是太笨了, 那么多同学考了满分, 他却考得如此糟糕!真拿他没办法……答:这是由教师错误的学生观所导致的。 1、学生不是容器,不可以由教师向其任意灌输知识。 2、不同的学生在每一科的学习上存在着差异,用同一标尺去衡量是不科学的。3、教师应该把这种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尝试用新的教育教学观去分析,寻找合理的解释。 4. 试分析下面案例: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时,教师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矛盾冲突:要求圆柱体容器里水的体积该怎么办?(生: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 再测量计算。) 要求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呢, 该怎么办? (生: 把它捏成长方体再求。) 要求圆柱体铁块的体积呢? (生: 把它浸入水中, 求出排出水的体积。) 要求商场门口圆柱体柱子的体积呢?(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答:在这里,教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出新知识,使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这样设计,既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同时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 5. 例题:每条船最多可坐 8人, 50 名同学需租几条船? 新课标对数与代数部分特殊提倡算法多样化,以上面例题为例,写出你的教学片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