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的象征意味。无论是赶着马车的农夫, 坐在船头的少妇, 还是离家的年老母亲-- 这些在寒冷的夜晚出现在林间、河上、旷野的夜行者,既是为自己生活而搏斗、为命运所驱赶的劳动者,同时,也是在生存线上挣扎、苦斗、寻找着道路的中国民众的形象。在寒夜中离家的年老母亲和失去土地、家畜的劳动者的困境的描述之后,“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饥馑的大地”“伸出乞援的颤抖的两臂”的句子,都已包含着抽象性的概括。崎岖的路与伸出双臂等状态, 都扩展为对中国人民生活和斗争的情景的暗示, 扩展为对一种普遍性的激愤情绪的概括。当然, 一首诗所具有的对生活的概括力与暗示性并不仅仅意味着是思想上的成功, 同时也是美学上的成功。因为对生活的透视力应当同时是对生活的质的认识和对这种认识的诗的表现与呈示。例如把寒风呈现为一个用指爪拉扯行人衣襟的形象, 就具有一种震颤人心的思想和艺术的力量! 此外,这种思想与美学的力量也集中在诗中所透露出来的一种深沉的情感方面,这是艾青所特有的动人的忧郁, 在他的三十年代其他作品中也存在着。这种悲哀来自农人失去了" 所饲养的家畜"和" 肥沃的田地" 的绝望,来自“暴戾的敌人”强加给人民的“死亡的恐怖”, 来自于“象这雪夜一样广阔又漫长”的“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它超越了个人遭遇的范围,而具有深广的历史内涵;它不只是无力的哀吟和对抗争的回避,而是一种力:“把弥漫在广大的土地上的渴望、不平、愤懑……集合拢来, 浓密如乌云, 沉重地移行在地面上”( 艾青:《诗论》)。忧郁由于苦难而产生; 对苦难的忧郁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 就在于人类, 中国人民为摆脱苦难所进行的斗争,将永远伴随着苦难。因而,在这种浓重的忧郁情绪中,能体会到对力的呼唤, 对暴风雨扫荡这古老的世界的执著的期望。而这首诗, 也从一个具体的实例, 提示了艾青诗歌创作上以“自我”感受与个性概括民族、时代悲欢的美学特征。( 洪子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