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人们的生活视线。那么我们学习陶渊明诗有何现实意义?以此为话题可以让学生开展讨论或进行写作训练。 2.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资料) 1. 陶渊明在南村的生活十分如意,南村乡邻们心地朴实,诗人和他们朝夕相处,叙谈往事, 品评文章, 十分融洽而快乐。在没有了官场的污染与勾心斗角之后, 在没有了市人的冷漠相待之后, 在没有了自己情感的折磨之后, 田园般的生存环境有怎会不是“邻曲时时来, 抗言谈在昔。”呢?有了朋友之间的交往,陶渊明觉得理解自己的知音终于出现,共同抒发各自的不满与生活理想。 2. 前六句以实当虚,表现内心欣慰喜悦的情感,后六句则以虚当实,虚实相生,写移居后的快乐与满足,艺术结构完整而统一。 3. 陶渊明崇尚自然,希望生活回归本真,而厌弃官场的逢场作戏、尔虞我诈。他对自然生活的追求包括两方面, 一是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 满足于田园的宁静和优美; 二是建立真诚友好的人际关系, 无需虚饰, 无需造作, 态度不妨村野, 语气可以粗朴, 乡邻与友朋间交往是亲热随便、率真融洽的, 陶渊明曾经写信告诉儿子:“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这种“民吾同胞”的情神,弥足珍贵。 4.“衣食当须纪, 力耕不吾欺”, 这两句诗是这首诗的又一个层次, 是诗人对劳动生活的认识。就是这两句诗, 使全诗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刻。诗的意思是: 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 只要努力耕作, 就不会徒劳无所得。可以看出虽然诗人在南村的生活中有时也过着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躬耕,实际上他不仅没放弃躬耕自资的生活, 而且认识到了“衣食固其端”。他知道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是要有衣食作保证的。这两句诗可说是《移居二首》的灵魂,没有它,什么“素心”、高趣也就不存在了。共同的“躬耕自资”的生活,正是维系他们感情的纽带,是他们欢乐的根源啊。 5.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