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组织——血液【课标分析】有关血液的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 即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生都见过血液, 也有流血的经验;陌生是因为学生对血液了解不够,对它还很好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注意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将课堂交给学生。所以整个教学过程积极体现这一目标: 教师主要不是在讲, 而是在引导学生;学生不是在听,而是在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从生活中的经验导入新课, 提起学生的好奇心及兴趣。通过学生对血液认识的讲述,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观察中, 引导学生概括血液的各组成成分。在完成血液的组成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后, 让学生观看大屏幕, 自学教材, 归纳老师提出的有关血浆问题, 以锻炼学生培养学生自学, 归纳知识的能力。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血细胞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形态及数量。出示表格, 让学生通过自学、相互讨论后归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在学生归纳不完整时及时补充讲解, 或者在学生归纳完整后通过多媒体的展示, 讲解知识, 达到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资料, 合作学习的目的。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时展示血常规化验单, 让学生分析病因, 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选择、填空等题型, 巩固所学新知, 锻炼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解题和实践能力。学生阅读课后的知识, 将知识进行拓展。了解献血和骨髓捐献的意义, 并认同义务献血和骨髓捐献,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