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高速场景下TD—LTE组网方式优化研究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116KB

文档介绍
成功率也保持在 100% , 最终天线调整对实际道路吞吐量的增益达到了 25% 。 4.2 引入 PRB 承载效率 TM 模式在实际优化中要根据具体的 SINR 来进行设置。通常采用 SIN R 对应的吞吐率来进行分析,设定 TM 传输模式的相关参数。但在高速移动模式下,经常发现资源调度对具体吞吐率存在影响,导致评估出现偏差。所以为更好表征对速率的增益情况,定义一个新指标: PRB 承载效率,具体定义为:( DL PDCP 速率/ 时域指配数) / 频率指配数, 10 其物理意义是每个 PRB 上承载的有效比特数。引入该指标, 可以避免资源调度对评估的影响, 更好地看到高速移动场景下 TM3 和 TM8 的设置对速率的影响, 指导具体参数的设置。青银高速区域的实际 TD-LTE 网络的测试结果分析如图 2 所示。根据测试结果,当 SINR 低于 12dB 时, TM8 的传输效率更高;而 SIN R 高于 15dB 时, TM3 更高。所以,建议设置小区的初始 transmissionMod e 为 TM8 , 提升小区边缘速率。根据图 2, 设置 TM8/3 转换门限为 12dB , offse t 为 3dB 。设置后整条道路具有 TM3 的占比达到 66% ,同时 TM8 占比达到 34% , 这样整体分布比较合理,整个高速道路上的吞吐率性能获得了提升。 5 高速场景优化阶段成果经过几轮的工程优化及参数调整,机场高速(车速 100 ~ 120km/h )的下行 FTP 实测均值基本可保持在 20Mbps 以上, 证明了高速场景 TD-LTE 组网能力,且优化效果明显。在青银高速上的实际应用效果如图3 所示, 优化后该路线 RSR P和 SIN R 的分布如图 4 所示。综上所述, 针对高速移动场景, 在建网初期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获得更好的吞吐率性能,关键创新点总结如下: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