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经济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地发展。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国际收支的状况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而国际收支的调节也从过去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管理调控,转变为以实施不同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整利率、汇率和税率,以及通过央行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等间接调控方式为主。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的国际收支连年顺差,国际储备大幅度增长,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较大的升值压力。分析中国国际收支的状况,了解国际收支变化与国内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理解和把握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案例内容2003年中国战胜了非典疫情、多种自然灾害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的严峻困难,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国际收支在连年顺差的基础上,顺差总额又猛增至986亿美元。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既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对外经济交往的巨大成就,同时也保障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金融的安全。(一)经常项目状况:(见附录“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经常项目顺差458.75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其中,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项目顺差的最主要因素。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3年货物出口4382.70亿美元,同比增长34.6%;货物进口3936.18亿美元,同比增长39.8%;贸易顺差446.52亿美元,但仅增长1%,增长幅度继续下降。2.服务贸易规模进一步增大,逆差有所增加。2003年服务项目收入和支出分别达到467.34亿美元和553.06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和18.9%;逆差扩大为85.72亿美元,同比增长26.4%。从具体项目构成来看:运输项目逆差103.26亿美元,同比扩大30.8%,是服务项目逆差的主要因素;旅游顺差22.19亿美元,同比减少55.5%;保险逆差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