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山西沁水武安扛桩的艺术特征探析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51KB

文档介绍
和听觉的盛宴享受得不够充分。可演员们,特别是扛桩者的体力已无法再支撑下去。三、武安扛桩的传承发展武安扛桩于2008年入选晋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扛桩艺术也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重视。据相关记载和笔者的访谈,武安扛桩目前的传承谱系以关永茂为第一代传承人,赵天成为第二代传承人,赵克让为第三代传承人。扛桩最开始是民众自发性的民俗活动,民国时期,几个艺人想要组织一次表演,为了提高人们的兴致,一位名为广远的村民和人们开玩笑,如果他们能在一天时间内装扮好最少一支桩,他就分给每人三块大洋。几位艺人商量后,一同步行前往晋城老故事班借服装,天明赶回武安村后,立刻组织演员,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到中午时分,装扮好了六支桩。村民对于扛桩的热爱足以体现。抗日战争时期,武安扛桩再没有表演活动。1945-1966年,在赵天成和村民的努力下,真人扛桩重新登上历史舞台,这段时期也是武安扛桩最为活跃的阶段。大跃进时,村民们将所有铁制的东西都拿去炼钢,唯独留下了桩。文化大革命之后,武安扛桩得到了恢复。艺人赵克让也投入到扛桩活动中,积极研究桩的改进和设计,增加了桩的平衡性,将扛桩素材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此外,对故事演绎也有所创新。武安村如今的扛桩表演,声势浩大,单桩包括演员在内为5人,八支单桩共40人,双桩为9人,五支双桩为45人,加上民乐队,共有一百多人参加。结语武安扛桩作为一项颇具艺术魅力的民间艺术,含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武安扛桩源于人们对神的崇拜,人们在娱神的同时自娱,期盼五谷丰登,平安健康。扛桩充分显示着农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拼搏精神,抒发着乡村百姓的情感生活,展示着民间艺术的乡土特色和天然魅力。(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参考文献:[1]沁水县志[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2]张保福.晋城民俗[M].三晋出版社.2010[3]姬彬霞.河南安阳曲沟抬阁考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5)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