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午餐后、下午户外活动时间, 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 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减少因为场地少对幼儿户外活动的限制,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另外, 有足够场地的幼儿园, 也要制定一系列的户外活动制度, 确保幼儿在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的基础上, 达到必要的活动量,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户外活动的价值效用,真正让幼儿增强自身素质,更好地成长。(三) 关注幼儿个性特点, 给予不同的帮助支持, 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在户外活动的开展方面,幼儿个体差异的现实存在必须得到重视,尽量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才能让幼儿对户外活动产生兴趣, 从而实现户外活动的意义。要想做到这一点, 广大幼儿教师可在实际的户外活动开展过程中打破班级的界限, 面对全年级的幼儿, 并根据幼儿不同的性格特点, 给予不同的鼓励和支持。比如当胆小的幼儿面对一个新的很想去玩的区域犹豫不决时,教师要从情感上让幼儿体验到接纳与安全,告诉他玩法, 同时给予指导, 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对于好动又乐于参与活动的幼儿, 教师要每隔一段时间指导他坐一坐, 或玩一些安静、运动量小的游戏, 以保证这类幼儿的活动量合理、适中。结果表明, 通过这样合理组织、因材施教, 能够逐渐让幼儿建立自信心, 在户外活动中获得有效锻炼。总之,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组织与开展户外活动, 能使幼儿学到室内学不到的东西, 达到室内所不能达到的良好教育效果。作为农村幼儿教师, 我们要将自身的劣势变为优势, 积极总结现实中的不足之处, 探索解决方法, 让户外活动更加自由、愉快, 让幼儿从中获得发展与提高。参考文献: [1] 陈月文,胡碧颖,李克建. 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J]. 学前教育研究, 2013 (4). [2] 姜玲玉. 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J]. 家教世界, 2013 (6). [ 责任编辑冯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