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 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三、简答题。( 25% ) 1 、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 答: 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 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 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 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 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2 、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理解数的意义; 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与数量;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 能估计运算的结果, 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3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 1 、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 2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4 、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答: 好的教学活动, 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 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 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 另一方面, 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 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 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