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也是由外控逐步到内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个体会发生许多相关的变化, 比如态度的变化、语言描述的变化、情绪反应的变化、动作准确程度的变化、外在控制力量的强弱变化等等, 当然也包括外在行为的变化。如果在这一过程中, 对个体进行有规律的行为跟踪观察和记录, 通过分析行为变化及其他相关变化的程度, 就能对习惯是否养成作出评价。这种方法在学校教育中用得较多。比如,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卡,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习惯养成方面的记录。(3 )人格特质的测量人格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结构单元, 具有稳定性。人格特质与人的习惯反应有密切联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格特质往往包含一组习惯或者一组习惯系统。因此, 通过测量人格特质,也能从一个侧面揭示其行为习惯的特点。研究表明, 在习惯养成的评价上应以情境测察作为主要的评价方法, 因为在某种情境下的个体的行为往往是“自动的”或“自然”的。 8. 在班级中培养群体的、共同的某些习惯能够促进班级环境的优化( 形成良好的班级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对社会性习惯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能促进班级中每一个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班级环境又叫班级气氛( classroom climate ),是指学生或教师对所处班级或课堂的知觉或感受, 是决定学生发展的潜在因素。国内外的研究都已经发现, 班级环境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社会行为、学校情感和人际关系都有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班级环境是学校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本课题在北京 11 所小学进行的良好习惯培养的教育实验研究显示,实验组的班级环境在一年后明显好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的班级环境具有更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具有更好的秩序纪律和竞争气氛, 但是学习压力小于对照组。在实验班级中, 更容易养成一些群体性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有助于个体健康人格的发展。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