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另外,交易双方对自身信息量占有的高低都比较清楚,由于各方所处地位、立场不同,导致信息获得的难易程度和信息质量也不尽相同,且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形式总共分为四种,分别为信息源、信息时间、信息数量和信息质量上的不对称。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既然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那么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 政府应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这一理论同时也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并且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在会计领域同样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主要是指经济主体财务数据资料的取得与发布,对于信息使用的利益相关者来说,准确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若要取得相同准确度的会计信息,信息成本在不同利益关系人之间也就会有相应的不同之处。 1.4.2 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是导致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经济社会实质上是通过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来完成社会分工进而组织起来的,这些契约构成了一个经济社会的基本制度,并直接左右着经济运行的效率,而这里的契约即我们所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一关系的大致内容是讲: 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 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其中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在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委托代理关系主要从两方面影响会计信息的对称性:其一,委托人与代理人地位上的不同决定了信息差别的产生,具体表现在会计人员、管理当局、外部使用者三者之间掌握的信息量呈现递减态势;其二,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