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做一个有思想的懒老师,又有何妨呢? 三、会了,可以不写课文上完后,又到了布置作业的时间。魏老师在黑板上开始写这次的作业要求,可还没等他写完,背后就传来学生的嚷嚷声。不用转身,魏老师就知道是王欢。这学生成绩不错,可就是有点淘。看来,得警告警告他了,魏老师想。“王欢,你嚷嚷什么? ”魏老师一脸的严肃。“老师,你留的作业我不写行不行? ”“开玩笑,不写作业,成绩怎么能上去? ”“可是老师,你的作业我都会了, 非要写的话,这不脑力劳动变体力劳动了嘛。”“那不写作业,怎么能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老师,我不写您留的,我自己写一些有用的行不行? ”“这……”魏老师听了一愣怔,心想, “王欢这话在理呀,自己布置作业时是没考虑到这一点, 怎么办?是强压着王欢做作业,还是……”经过一番思虑,魏老师说: “王欢说的有道理。那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对待老师留的作业呢? ”班级里一下子炸开了锅。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留的作业有时候有用,有时候没用;对于有用的作业就写,对于没用的作业就不写,但是每天要完成一定的作业量。魏老师尊重学生们的意见。以后,在魏老师的语文课上,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作业。“会了,可以不写。”这是魏老师的郑重承诺。教育需要民主。面对学生王欢“我不想写”的挑战,魏老师没有采用高压手段,而是认真反思王欢不写作业的缘由。在意识到“作业风波”的根源在于自己没有考虑到王欢的个体学习特性时,魏老师及时改变了自己的作业观,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交流,并尊重学生的意见,从而在这一事件中化被动为主动。这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增强了作业布置的实效性,同时也维护了教师的权威性。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另一启发是,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失当时,切不可为了所谓的“师道”尊严而“将错误进行到底”。“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也”, 这不只是对学生而言的,也是对我们每一位教师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