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大同”是儒家主张。老有所养,壮有所用(梁启超康有为孙中山)。反对者:儒家讲仁义,亲其亲,不符合大同“不独亲其亲”。“大同”是墨家主张。视人之国如视其国,视人之一如视其一(李泽厚)。反对者墨家讲仁义。应该与三家都有关。③评议:《礼记》是汉初著作,不论哪家,都是对社会贫困、多变的折射反映,有现实基础。描绘的是原始共产主义景象,是知识分子对现实不满而产生的复古思想,反剥削、反压迫,追求和平,幸福的生活,对后代思想家提供了思想材料,鼓励人们去奋斗。如太平天国、康有为大同、孙中山社会主义,都受到大同思想观念的影响,它发挥了基础的功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便利。8.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西汉武帝时,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时期,君主权力大为增加,儒家思想家董仲舒为了抑制君主的胡作非为,以实行仁政,提出了天人感应的观点。这个观点认为人是天的副本,天人一类,因而人与天是能相互感应的。正如同阴雨能对人的疾病有影响,气候能影响人的情绪。由于天人能够互相感应,因此政治运行只能秉承天意。皇天对天子的行为好坏不仅能感受到,而且会有所表示,其表示方法就是祥瑞和灾异。而他的重点在于灾异,认为这是上天对统治者不行仁政的一种谴责。董仲舒的本意是想用这个理论来限制日益膨胀的君权和约束君主的暴虐行为,这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他的灾异说,在后世被发展成为谶纬神学,流为图谶,不仅成了小儒奉承当权者的凭据;而且为各种想夺取中央政权的政治力量提供了借口,因此流弊无穷,不能不追究董仲舒。9.朱熹与陈亮的王霸义利之辩①关于义与利浙东功利学派陈亮认为,义,利与天理、人欲紧密相联。义不是空物,义由利体现,义利双行,义表现利,人欲体现天理,天理、人欲并行不悖。天地也讲究功利。汉高祖唐太宗无一念不在思民,汉唐三代之隆,体现了三代义理。朱熹则认为汉唐假仁借义,无一念不在其私。评议:朱熹并不反对功利。朱陈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