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弘一大师对律学的贡献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第一而无第二, 则过渡现状不能维持。因此,大师希望在此末世有五人发心学律礼占察轮,如能获得戒体, 则令正法久住。 2、对大乘、小乘、出家、在家戒的区分:通常以菩萨戒为大乘戒,七众别解脱戒为小乘戒;比丘、比丘尼具戒,沙弥、沙弥尼十戒为出家戒,三皈、五戒、八戒为在家戒。大师则有不同的看法:以为菩萨戒为大乘、余皆小乘,未必尽然,应依受者发心如何而定。笔者近来研究南山律,内中有云:无论受何种戒法,皆要先发大乘心。由此看来。哪一种戒专名为小乘呢?再说出家在家之分:其实三皈、五戒、八戒都通在家出家,如明蕅益大师,他初亦受比丘戒,后但退作三皈人,如是言之,只有三皈也能算出家人,又如单受五戒也可算出家人,因为剃发以后,必先受五戒,后再受沙弥戒,未受沙弥戒之前,止是五戒出家人。所以五戒通于在家出家,有在家优婆塞、出家优婆塞之别,像明蕅益大师大弟子成时、性旦二师,都自称出家优婆塞。八戒也通在家出家,《药师经》中说:“比丘亦可受八戒,比丘再受八戒为能增上功德。 27” 3、重视三皈五戒,普劝出家人常受八戒:大师认为菩萨戒是不容易得的,沙弥戒及比丘戒是不能得的,无论出家人或在家人所希望者,唯有三皈五戒,我们倘能得三皈五戒, 那就是很好的了。因受持五戒,来生定可为人;既能持五戒,再持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临终时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岂不甚好。所以要注意三皈五戒。28又八戒虽为在家二众而制,但出家五众也可受持。《药师经》说比丘、比丘尼等受持八戒,诵药师名号, 临终能感八菩萨前来接引往生。 29 4、维护律仪庄严,提倡分受:在戒律中,说到五戒、菩萨戒都有全受与分受两种不同的说法。通常人们不管能否实行,都是全受,受了之后,任其犯戒。大师有鉴于此,为了维护律仪的庄严,提倡分受。大师认为:如是诸戒能持否,如果不能持,或一、或二、或三、或四,都可随意;宁可不受,万不可受而不持!且就杀生而论,未受戒者,犯了本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