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文学】解毒于丹

上传者:菩提 |  格式:doc  |  页数:7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五四运动时还直接提出“打倒孔家店”、批判孔孟之道的口号。时间又过了将近百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来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当我们再次提到孔子的“礼”时,还有必要像百年前一样激愤而粗暴吗?确实,那些为维护皇权、专制、封建等级秩序而被后代统治阶级强加于儒学的三纲五常、愚忠、愚孝等封建礼教,应被我们要像抛弃“烟枪”一样弃如敝屣。我们应该去接触传世文献中那个真实的孔子,看清儒学的本来面目,取其精华,同时兼收并蓄世界各民族的礼仪, 以此来规范我们的举止、行为、语言, 来提高全民族的礼仪素质, 使我国以“礼仪之邦”的形象屹立于世人之间。质疑于丹对“士”的解释(1) 文/ 唐唐《于丹〈论语〉心得》的第 95 页,对“士”的概念进行了解释: 学生子贡去问老师:“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怎么样才可以叫做“士”呢? 我们知道“士”这个阶层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是那种无恒产有恒心,以天下为己任的阶层,这应该是一个很崇高的名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士”的概念非常重要。阅读古书、学习历史知识、探求古人真实的内心世界,都需要对“士”的概念有明晰的认识。真的如于丹所说的“士”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吗? 于丹对“士”的解释,过于含糊,对“士”的概念的发展流变也未作任何交代,对读者来说是很不负责任的。我们先来看看,于丹这段话的出处。《孟子· 滕文公上》: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的意思是说:有些财产家业的人,一般都比较稳定;而那些流动人口,那些社会闲杂,那些手工业者,那些丐帮成员,没办暂住证的,多无恒产,相当于做人没有质押,没有担保,没有退路,也就没有依附感和自尊心,其结果就是不讲诚信,乱来,无所不为。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