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6分)1.1.3课程改革。本课程特色鲜明,课程改革和建设成果在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6分)1.2资源基础(14分)现有的在线资源丰富、初具规模,类型多样、分布合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记录、教学评价、自主学习等功能完备。学生和社会人员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评价较高。(14分)1.3建设队伍(18分)1.3.1课程负责人。承担本课程主要教学任务,工学结合的执教能力强。参与和承担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成果显著。(9分)1.3.2建设团队。团队校企融合、优势互补,且分工明确、协作有序,执行力强。(9分)2.建设目标(7分)2.1建设目标(7分)建设目标能重点围绕“能学、辅教”的功能定位,具体明确可行。(7分)3.建设内容(23分)3.1资源规划与组织(10分)以学习者为中心,针对课程教学目标,重构资源体系,资源组成碎片化、内在逻辑系统合理。基本资源覆盖该课程所有知识点和岗位技能点;拓展资源体现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包括应用于各教学环节、支持教学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规划建设资源丰富多样,体现量大面广,实现资源冗余。(10分)3.2资源内容(13分)资源内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微课程等教学活动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过程记录、教学评价等环节,颗粒化程度较高、表现形式适当,能够支持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资源建设形式与标准遵循通用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13分)4.建设措施(20分)4.1建设举措和计划(6分)建设举措具体明确,进度安排科学可行。(6分)4.2资金安排(7分)资金安排和支出具体可行,用途合理,切合实际,经费筹措方案可行。(7分)4.3保障措施(7分)学校高度重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保障措施得力,能确保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持续建设与应用。(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