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新加坡、韩国、日本是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pptx  |  页数:20 |  大小:592KB

文档介绍
多是遵循“东亚增长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而多数拉美国家及东南亚国家如阿根廷、巴西和马来西亚等,则被世界银行划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Р“中等收入陷阱”原因及特征Р第一,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平衡,社会矛盾激化,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巴西。巴西经济在强劲的增长时,人均收入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导致金字塔尖上的人获取了主要资源、积累了大量财富,而中下层人士却愈发困难。这样的财富结构极不利于社会稳定,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老旧,不能与时俱进。过去粗放型和劳动密集型经济为这些国家带来了发展,但是随着经济模式的不断变化,亟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Р第三,各种形式的垄断主导经济市场,市场的优化配置机制得不到充分发挥,缺乏活力。?第四,金融体系脆弱,如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了东南亚国家经济陷入停滞发展状态。?第五,行政僵化、权力集中,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事实上,上述大部分原因也正是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写照。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情况来看,核心技术的流失、创新能力的匮乏以及人口老龄化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同时,政治体制也是束缚这些发展中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的另一大原因。比如拉美国家的政治体制受到利益集团影响,改革举步维艰,垄断、寻租、腐败等制约改革的因素愈演愈烈,进一步使财富集中,利益集团的势力也愈发强大,社会经济秩序受到严重损害。Р衡量“中等收入陷阱”的标准:Р从定义来看,衡量标准是人均GDP;但根据世界银行对经济体的划分,是通过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划出了高收入、中等收入以及低收入经济体。虽然在世界大多数国家,GDP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GNI,但在一部分经济体尤其是发展中国家,GDP和GNI的增长却并不完全一致。以日本和巴西为例,在1970-2012年期间,巴西的GDP增长率表现不俗,有部分时间还高于日本。如图所示: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