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航油如何陷落高盛“展期期权”陷阱

上传者:读书之乐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20KB

文档介绍
格持续上涨导致亏损增加的原因,?但是, 更主要的原因是重组Р后新的展期期权的市值损失比重组前更大,?新的展期期权加倍放大石油价格上涨后带来的损Р失。Р具体来说, 比如说旧的合约的市值损失是?300 万美元, 正常来讲, 如果重组前和重组后,Р石油的价格不变, 则重组后新的合约的市值损失也应该是?300 万美元。 但是,因为中航油 ( 新Р加坡 ) 没有能力对展期期权进行估值和定价,在和高盛重组后,新的合约市值亏损则从?300Р万美元上升到了?1000 万美元。这是典型的欺诈。Р更恶劣的是,新的合约将加倍放大风险。还用刚才的例子。重组前的合约市值亏损为Р300 万美元。如果石油价格上升?30%,则亏损增加?30%,150 万美元,达到?450 万美元。但Р是,重组后,同样价格上升?30%,新合约的市值亏损将增加?700%,达到 2000 万美元。Р正是由于高盛的欺诈,才使得中航油?(新加坡 )从小的亏损放大到巨额亏损,从小的问题Р变成破产重组的问题。?而所有的这些亏损,?都成了高盛口袋里的利润。?高盛在这个过程中扮Р演了双重角色,表面上是中航油?( 新加坡 ) 的交易对手,背后则是中航油?( 新加坡 ) 的老师和顾Р问。Р展期期权这种产品是衍生产品里的高级产品,?即使在华尔街的专业人士中,?能对其进行Р定价和分析的专业人士也是比较少的。中航油?( 新加坡 ) 连简单的期权都没有定价能力,更别Р提对展期期权这种高级产品的分析和定价了。Р更遗憾的是, 中国企业两次踏进了同一条河流。?正是因为几乎直到现在还没有了解、?明Р白高盛是如何利用展期期权欺诈中航油?(新加坡 )的,才导致在?2008 年东航、国航、中国远Р洋、深南电等公司再次被高盛猎杀,悲剧再次重演。Р但似乎 2008 年此次数家企业衍生品市场亏损的教训,依然没有得到市场清晰的解读和Р认知,如此下去,莫非会有第三次??(.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