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成果中需上级政府审批的内容,由总体规划审批机关批准并监督实施;其它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查。二、基础研究(一)国土空间现状分析全面分析评价规划范围内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基础条件、国土开发利用现状,并对规划范围内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镇开发等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的趋势性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重点针对人口、城乡发展、产业格局等要素演变在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变化趋势之间的统合分析,总结提炼空间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规划区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特色,为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提供方向与有力依据。二、基础研究(二)多规差异比对分析梳理现行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环保规划、林业规划等涉及国土开发利用的规划目标、内容、空问布局等基本情况,比对分析“多规”之间在实施“落地”的上差异和空间上的矛盾,深入分析冲突的原因,明确空间规划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提出规划协调衔接和疏解处置的相关建议,为规划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和空间用途管制提供基础。二、基础研究(三)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空间适宜性评价不久前,自然资源部规划局发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以此指南,按照相关原则,选择水资源、自然生态、耕地资源、地质灾害、大气环境等因素,构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种资源环境本底要素开展深入分析,识别影响空间开发利用活动的核心要素,明确各单要素在空间上的影响分布情况,并将不同区域内对空间开发利用的限制要素分为强限制因子与非强限制因子两类,通过GIS等空间分析方法开展综合限制性评级,明确区域主导限制因子并提出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有的规避措施。再根据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自然适宜性与经济适宜性程度对评价因子进行量化分级,通过空间分析方法识别适宜开发建设空间,指导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与布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