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229张)

上传者:相惜 |  格式:ppt  |  页数:229 |  大小:10106KB

文档介绍
漫漫行程之后的释然。C.“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采用互文手法,写出了朝夕均不能排遣的孤独和忧伤。D.“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句用“悲”来修饰风,突出诗人情感中的孤寂和落寞。E.全诗写赴洛途中所见,借嵩岩、悲风、清露、明月等来表达身在旅途的独特感受。BC[解题思维]——对照纠错,查漏补缺设误角度情感分析不当,技巧确认不准分析B项,情感分析不当(无中生有)。在风尘仆仆、高山莽原之中,并没有提到“释然”之情,只有孤独和忧愁。C项,技巧确认不准。“互文”错误,应是“朝”“夕”对比,两相呼应。[例2](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BD[解题思维]——对照纠错,查漏补缺设误角度情感分析不当(曲解文意)分析尾联表达了苏轼对子由出使时人身安全的担忧,怕他被契丹君主扣留,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B、D两项都表达苏轼兄弟恭谦的意思,违背了诗的本意。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