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查房

上传者:相惜 |  格式:ppt  |  页数:25 |  大小:1514KB

文档介绍
院治疗,住院期间出现面部皮疹,查白细胞计数3.6×10^9/L、血红蛋白91g/L、血小板计数180×10^9/L,抗核抗体1:320、抗ds-DNA抗体>800.0IU/mL,补体C30.56g/L,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2月前患者出现头皮及耳廓皮疹,伴脱发明显,面部少量红斑,无发热,无关节疼痛、口腔溃疡,未用药。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2℃,伴畏寒寒战,头皮、耳廓皮疹存在,脱发明显,伴咳嗽,无咳痰,无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自服退热药无改善,于我院急诊就诊。患者目前仍有发热,体温38.8℃,现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系统性红斑狼疮”收住入院。*简要病史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10^9/L↓、血红蛋白64g/L↓、血小板计数52×10^9/L↓;C-反应蛋白85.5mg/L↑;凝血谱:D-二聚体>20000μg/L(FEU)↑;PCT(降钙素原):14.230ng/mL↑。*简要病史入院后予告病重,予吸氧、心电监护、特别护理,暂予甲强龙40mgQD控制病情,泰能0.5gQ8H抗感染,辅以补钙护胃等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具有多系统损害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病。病人血清内可产生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损害各个系统、脏器和组织。本病病程迁延,病情反复发作。SLE以女性多见,患病年龄以20~40岁最多。疾病知识病因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2.雌激素3.环境:与日光、食物、药物、化学试剂及病原微生物等环境因素有关。4.感染因素*病理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中小血管因免疫复合物沉积或局部免疫反应及补体激活的直接侵袭而出现血管壁的炎症,继发的血栓使血管腔变窄,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或功能障碍。受损器官的特征性改变有:1.狼疮小体2.“洋葱皮样”病变3.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