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小针刀松解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性眩晕65例观察 演示文稿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ppt  |  页数:16 |  大小:1502KB

文档介绍
慢性损伤后,经长期反复的机化、修复、损伤再修复以及老年的气血代谢迟缓,致使肌肉筋膜、韧带挛缩,整个颈肩部发僵、发板,出现病理性的粘连、结疤、纤维变性、钙化等,影响了椎动脉的畅通而致眩晕。? ?颈椎的失稳,颈部活动时多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刺激或压迫了椎动脉,或刺激了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引起反射性椎动脉痉挛,引起脑供血不足而造成眩晕。? ?增生的小关节,骨赘、松弛的椎间韧带,突出的椎间盘等直接压迫椎动脉,尤其头部转动到一定位置时,椎动脉受压或刺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造成眩晕。Р一般资料Р本组患者65例,均为门诊病例,全部经X线摄片或CT扫描,排除内耳眩晕及其他原因造成脑供血不足,而确诊为颈性眩晕,其中单纯椎动脉型23例,混合型42例.男性29例,女性36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7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最长者12年,最短者3个月,治疗期间停用一切药物及其它疗法.Р针刀治疗方法Р①定点:在颈椎棘突旁及横突周围寻找敏感压痛点,常见部位为上下项线之间、第二颈椎横突处,椎枕肌、肩胛提肌等附着点处和颈椎中下段椎后关节突处。Р针刀治疗方法Р②治疗:常规消毒皮肤,针刀快速进入皮下,然后分层次突破,先突破浅筋膜,再突破深筋膜,最后到骨面(不强求直达骨面)。每到达一个层次后稍停,不要忙于铲切,而是仔细感受刀下的硬度,一旦碰到硬结,就快速突破、减压。不大幅摆动,不在骨面上刺激。并且根据病人的感觉,酸胀效果最好,如果疼痛和触电感应回缩针刀,调整进针的方向和层次。这种操作的优点是:通过松解损伤肌肉、韧带的安全部位,而达到对病变部位的间接松解,危险性非常小。每次选点不宜过多,一般2-4点为宜。Р针刀术后手法Р手法种类很多,用自己最熟练的手法就行。Р我们采用颈椎旋转复位手法。Р治疗效果Р治愈:眩晕全部消失61例,占93.8%。Р症状减轻4例,占6.2%;Р其中25例病人最长2年随访均未再出现眩晕或加重。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