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管前端应有多个侧孔。?(2)吸痰动作应轻柔,吸痰前应润滑吸痰管,插管时不可使用负压。吸痰手法应是左右旋转,自深部向上提拉吸净痰液,不可反复上下提插。?(3)根据病人情况及痰黏稠度调节负压,成人300~400 mmHg,儿童250~300 mmHg。?(4)每次吸痰的时间<15 s,不可过长时间吸痰和反复多次插管,造成黏膜损伤。?(5)发生呼吸道黏膜损伤时,如口鼻腔黏膜损伤,可外涂抗生素软膏;若气管黏膜损伤,可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超声雾化吸人。Р(三)感染Р1.原因?(1)无菌吸痰用物未达到无菌要求以及没有及时更换消毒,吸痰管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2)操作者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3)鼻腔、口腔和气管切开处需同时吸痰时,吸口、鼻咽与吸气管内分泌物的吸痰管混用。?(4)吸痰管反复使用。?(5)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Р(三)感染Р2.临床表现:?口、鼻咽部黏膜感染表现为局部黏膜红、肿、热、痛,可有炎性分泌物。气管或肺部感染表现为呼吸快、痰多、发热,肺部听诊湿哕音或肺部x线片见点片状阴影,痰培养为阳性。Р(三)感染Р3.预防和处理:?(1)采用无菌吸痰管,吸痰前检查无菌吸痰用物、吸痰管有无达到无菌要求。?(2)吸痰用物固定个人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吸痰盘内物品应每班消毒更换。?(3)操作者吸痰前认真洗手,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4)若鼻腔、口腔和气管切开处需同时吸痰时,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鼻腔或口腔。最好准备两套吸痰管和冲洗吸痰管液,一套用于吸气管内分泌物,一套用于吸口腔及鼻咽腔分泌物。?(5)每根吸痰管只用1次。?(6)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内菌群在吸痰过程中带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7)避免发生呼吸道黏膜损伤,减少感染发生率。?(8)如发生感染,予以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全身感染时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