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PPT幻灯片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ppt  |  页数:11 |  大小:592KB

文档介绍
、蜂窝组织炎)等。?——15天内:如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过敏性紫癜、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反应)、热性惊厥、癫痫、多发性神经炎、脑病、脑炎和脑膜炎等。?——6周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格林巴利综合征、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等。?——3个月内:如臂丛神经炎、接种部位发生的无菌性脓肿等。?——接种卡介苗后1—12个月:如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其他: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其他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Р报告单位和报告人Р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РAEFI调查处理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Р核实报告Р组织调查Р诊断分析Р调查报告Р资料收集РAEFI分类Р按发生原因分成以下五种类型:?1.不良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1)一般反应: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2)异常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2.疫苗质量事故: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3.接种事故: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4.偶合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5.心因性反应: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反应。Р处置原则РMV_AEFI报告范围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