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的职业防护Р一、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Р1、生物因素?2、物理因素?3、化学因素?4、锐器伤?5、抗肿瘤药?6、心理、社会因素?7、其它相关因素Р生物因素Р1、主要指微生物因素,包括八大类病原微生物,其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等途径。?2、医院——病人聚集场所,也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3、病人呼出的气体、分泌物、排泄物、血液通过各种传播途径疾病。?4、艾滋病、乙肝、丙肝、肺结核是医护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Р物理因素Р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有受辐射、触电、烫伤、碰伤、噪音等损害的危险。Р化学因素Р细胞毒性药物和化学消毒剂是护士经常接触的化学物品。尤其是含氯消毒液和戊二醛对皮肤和呼吸道有损害。可引起手部皮炎和支气管哮喘。Р锐器伤Р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损害,不仅损伤皮肤黏膜,还会通过血性传播疾病,如:艾滋病、乙肝等。这种职业暴露引起的各种感染对护士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Р抗肿瘤药物Р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涌现,对肿瘤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疗效,这些药物在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在损害正常组织细胞,而护士是直接和间接的药物接触者,天长日久就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Р心理、社会因素Р护士需经常倒班,护理工作处于紧张状态,而且长期面对病患、意外伤害及死亡等悲伤等的情绪会影响他们的精神生活;加之社会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增高,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加;酗酒、吸毒、医闹等社会问题都增加了护士的工作紧张感和职业风险。Р其它相关因素Р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差,缺乏职业防护意识,职业暴露频率高,防护措施不健全,缺乏防护用具,缺少疫苗免疫预防措施不到位等。Р二、职业防护措施Р1、教育与培训?2、管理制度健全?3、具体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