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学生,更不必说那些修辞学家的论证和演说,无论多少听众,每个人一定能全部听清楚。Р通常认为,按照年龄阶段区分的“班级”,始创于15—16世纪的西欧。在当时西欧国家创办的古典中学进行了班级组织的尝试。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他在1519年的一份书简中描述了伦敦包罗大教堂的学校的情形:在一间圆形的教室里,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发达地区,分别安排在阶梯式座位上。Р不过人们比较一致地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是“班级授课制”的真正奠基者。他在《大教学论》中描述了他所设计的“国语学校”的教育方式:“国语学校的一切儿童规定在校度过六年,应当分成六班,如有可能,每班有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其他班次。”Р他说:“:我认为,一个教师同时教几百个学生不独是可能的,而且也是紧要的;因为,为教师,为学生,这都是一个最有利的方法。教师看到跟前的学生的数目愈多,他对工作的兴趣便愈大(正同一个矿工发现了一线矿苗,惊震得手在发抖一样);教师自己愈是热忱,他对学生便愈会显得热心。同样,在学生方面,大群的伴侣不仅可以产生效用,而且也可以产生愉快(因为人人乐于在劳动的时候得到伴侣);因为他们可以互相激励,互相鼓励。”Р既然教学不再是一对一地进行,教师不再是面对个别或少数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的工作也就发生了变化,同时对教师的角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以班级为工作对象的教育角色产生了,也可以说“班主任”这一角色产生了。Р夸美纽斯在他的《泛智学校》中设想给每个班指派“固定的教师”,“教师应当占据适当的地位,使他能看到所有的人,而且被所有的人所看见……教师应当像全世界的太阳,站在高处,从那里他能同时对所有的人普照教学的光芒,而且同时能发出同样的光,均匀地照亮每个人”。夸美纽斯还设想,如果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时,把学生分成组,每组设组长,“以便能容易地帮助班主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