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第七讲:20年代戏剧(PPT演示稿)

上传者:梦&殇 |  格式:ppt  |  页数:19 |  大小:403KB

文档介绍
”Р1910年底,任天知发起,聚集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等人组成了“进化团”,这是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1912年解体。Р天知新戏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和演出模式,一方面,他们以宣传革命,攻击封建统治为首任,突出演戏的教化功能。出现了“言论派小生”,直接面对观众演讲;另一方面,强调演员即兴表现,他们没有完整的剧本,只有提纲,演员要现场发挥。Р(四)1914年,“甲寅中兴”Р以上海为中心,以“职业化”“商业化”为主要特色:一年之内,成立了职业剧团数十个,职业演员千人以上,演出剧目数百个。?剧目多以家庭戏、哀情戏、宫闱戏、武侠戏、侦探戏为主。?将戏剧的教化功能淡化了,突出了戏剧的娱乐性和表现性,题材倾向世俗生活,在审美趣味上更是自觉地向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靠拢。Р二、对传统戏剧的批判与西洋式“新剧”的建设Р五四话剧再兴,以批判为先导。《新青年》1917、1918年展开“旧剧评议”,对中国传统旧戏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批判的锋芒主要指向传统旧戏所包含的儒教和道教的封建内容。Р(二)新剧建设Р批判之中建立起来的新的戏剧观:? 戏剧改善人生;现实主义Р新的戏剧观符合时代的需要,为表现现代生活,创造“西洋派”的戏。Р“西洋式新剧”的建设:?西方戏剧的译介:《新青年》第五卷第六号的易卜生专号?胡适等人的理论建设和“社会问题剧”的出现:胡适的论文《易卜生主义》和剧本《终生大事》;陈大悲的《是人吗》,欧阳予倩的《泼妇》,熊佛西的《我到哪里去》Р国外的戏剧观念、戏剧美学、戏剧形式与技巧,为中国现代话剧提供了新的、广阔的戏剧想象空间与戏剧艺术探索的可能性,使中国现代话剧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Р戏剧地位的重新估价:古代文学边缘的戏剧逐渐向文学的中心位移。新戏剧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明显体现出教化的工具性功能,长于观赏的愉悦,短于理性思考的消遣性艺术。传统的戏剧主要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而存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