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宣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的价值理念Р四句话?以道为体以仁为据以孝为本以圣为归?十二个关键字?孝悌忠信,仁义礼智, 诚敬谦和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美好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建设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道为体以仁为据以孝为本以圣为归? 孝悌忠信,仁义礼智, 诚敬谦和?四句话与十二个字,都是与道德规范相统一的。? 在基于个人道德规范基础上的社会法则和建设目标,在总体上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相关理念(不展开)Р3.“依于仁”,已经说过,仁有体有用。仁的体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心性之学,这是内在的。表现于外用的则是爱人爱物,譬如墨子思想的兼爱,西方文化的博爱。“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 4.“游于艺”,“依于仁”然后才能“游于艺”。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凡是人才的培养,生活的充实,都要依六艺修养,艺绝不是狭义的艺术。? “志于道,据于德”包括了精神思想,“依于仁,游于艺”作为生活处世的准绳。具备这些要点,才叫学问。如无高远思想就未免太俗气,太现实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厌烦。没有相当的德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如果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得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学问不渊博,人生就枯燥了。Р何谓“以仁为据”Р仁者爱人,人我同一?如何修仁:克己复礼,修身为本?仁之纲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