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埋线、刺络、督灸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报告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ppt  |  页数:67 |  大小:1256KB

文档介绍
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生,行步不正,而无子耳。”Р这段经文突出反映了肾的精气在主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方面的作用,既是激发动力,又是物质基础。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的盛衰关系着骨的生长发育和骨的坚强脆弱。肾精充盛,骨髓充满则筋肌坚强,轻劲多力,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精不足,骨髓空疏,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强调的肾虚一是先天禀赋不足,一是后天失于调养。这些与现代医学关于AS的发病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是遗传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的认识是相符合的。Р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的根本在于先天禀赋不足,肾精本就空虚,到了男子“二八”~“四八”,女子“二七”~“四七”正是肾气、天癸本应充旺之时,肾精越发匮乏,全身脏腑、百骸不能得到本应及时得到的激发、温煦和荣养,全身气血也必然虚少,会出现气短、乏力、倦怠,或贫血状;筋骨失养则生骨痹。如若后天又不懂得固肾养精,肾精当守不守,反而过度溢泻,必然导致肾精失藏亏虚,所谓“邪因虚生”、“虚处藏奸”,风、寒、湿等邪气必乘虚侵入机体,痹阻经络,气血不畅,督脉瘀滞不通,筋骨失养而发病。继而出现腰背疼痛,酸软乏力,甚则驼背强直等症。Р二、发病部位与督脉、肾经及膀胱经等经脉的关系Р总结多年的临证经验,我们发现寻找到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阳性反应点(浮络或阿是穴)多集中在脊柱及脊柱旁开部位,尤以大椎、腰阳关、肾俞、委中等处表现较为明显,加之本病多从腰骶部沿脊柱上行发展,故我们认为本病的发病部位主要在督脉、肾及膀胱经,还与阴蹻、阳跷脉有密切关系。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