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发育较弱。在岩盐、石膏中岩溶发育较快;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泥灰岩中依次发育较慢。(2)水流活动在岩石裸露的分水岭和地形陡峻斜坡地带,地表径流大,水以表面侵蚀为主,溶沟、溶槽、石芽等发育。在地形平缓地带,地表水易下渗,地表、第一部分岩溶的形成及特征地下岩溶形态一般均较发育,多漏斗、竖井、落水洞、溶洞以及溶蚀洼地; 当岩层层面平行于水流流向时,岩溶易发育;垂直于水流流向,不易发育。(3)节理裂隙、断裂带在节理裂隙的交叉处或密集带,以及沿断裂带岩溶显著发育。沿断裂带常分布的漏斗、竖井、落水洞以及溶洞、暗河等。一般情况下, 正断层处岩溶发育,逆断层处较弱; 褶皱轴部一般岩溶较发育。单斜地层,岩溶一般顺层面发育。在不对称褶曲中, 陡的一翼较发育;产状陡倾的岩层,一般岩溶发育较强烈;缓倾的岩层,当上覆或下伏有非可溶性岩层时,岩溶发育较弱;岩层的接触面或不整合面岩溶发育。(4)地壳活动地壳强烈上升地区,侵蚀基准面相对下降,下切作用强烈,岩溶以垂直方向发育为主;处于下降地区,原来垂直发育的岩溶可能增加了水平发育, 使岩溶更加复杂;处于相对稳定的地区,岩溶以水平发育为主。第二部分岩溶地基的稳定性评价岩溶地基的稳定性评价,分建设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和建筑地基的稳定性评价两部分。 2.1 建设场地的稳定性评价这是指可行性研究和初勘阶段的地区性评价。着重研究建设场地形成岩溶的岩性和水的运动规律,并结合地区的地貌、地质构造、岩溶发育过程以及岩溶形态的分布等进行综合分析,在较大的拟建范围内,按岩溶发育程度在平面上划出对建设物稳定性不同影响的地段,用来作为选择建设场地、总图布置的依据。下列地段属于建设不利的地段: (1)有浅层、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洞体或溶洞群,洞径大、顶板破碎且可见变形迹象,洞底有新近塌落物等。(2)地表水沿土中裂隙下渗或地下水自然升降变化使上覆土层被冲蚀, 形成成片或成带土洞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