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流程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ppt  |  页数:17 |  大小:148KB

文档介绍
应程度轻重不一, 症状出现越早,反应越严重。过敏反应:临床表现 1、轻度反应输血后出现皮肤瘙痒,局部或全身出现荨麻疹。 2 、中度反应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见于颜面部,表现为眼睑,口唇高度水肿;喉头水肿可发生呼吸困难,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3 、重度反应发生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护理 1 、密切观察反应并及时处理轻度过敏反应,减慢输血速度,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中、重度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遵医嘱皮下注射 0.1% 盐酸肾上腺素 0.5-1 毫升。 2、对症处理对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对严重喉头水肿者护士应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过敏反应:护理 3、按医嘱给药如抗过敏药、激素类药。 4 、预防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献血员在献血前 4小时不宜食高蛋白质和高脂肪食物,如虾、鸡蛋、鱼等,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为宜;输血前对曾有过敏史和需多次输血的患者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指供血者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未输血最严重的反应。溶血反应:原因 1 、输入异型血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不符而造成血管内溶血,反应发生快,一般输入 10-15 毫升即出现症状,后果严重。 2 、输入变质血输血前红细胞即被破坏溶解,如血液储存过久、保存温度过高、血液被剧烈震或被细菌污染、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影响 PH 的药物等,均可导致红细胞破坏溶解。 3 、输入 RH 因子不同的血 RH 阴性者首次输入 RH 阳性血液时不发生溶血反应,但输血 2-3 周后体内即产生抗 RH 阳性的抗体。如再次接受 RH 阳性血液,即可发生溶血反应。 RH 因子不合所致的溶血反应发生较慢, 可在输血后几小时至几天才发生,并且较少见。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