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2015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ppt  |  页数:52 |  大小:5973KB

文档介绍
神追求。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说其原因: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 “不迁怒, 不贰过”。此后历代统治者都崇尚这种精神, 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电影《孔子》里的孔子与颜回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最得意的门生? 颜回表现 2: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儒家:把“仁”、“义”视为最高道德理想。孔子言“杀身成仁”、孟子有“舍生取义墨家:把“兼爱”作为最高道德理想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岳飞:精忠报国成吉思汗: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表现 3: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命题,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并且提出了较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如:改过、慎独重行、内省、自讼、居敬表现 4: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类型有别,如对理想人格: 儒家:君子、圣人近代梁启超: “新民”革命战争年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新中国以来: “四有”新人二、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1、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 2、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3、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什么是民族精神? 什么是时代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的总和。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