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显不良反应。由于28℃以下低温易引起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因此多采用32~35℃的亚低温治疗各种疾病。一、亚低温治疗2 .亚低温治疗的作用机制①缓解ATP的消耗速率,减少低血流灌注区域的氧需求;②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释放和摄取;③改变细胞内信使的活性,改变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④延缓破坏性的酶促反应,抑制氧自由基反应和炎性反应;⑤减轻对血-脑屏障的破坏;⑥保护膜蛋白的流动性;⑦缓解再灌注导致的细胞内钙超载;⑧减轻细胞内酸中毒等;⑨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3.方法:使用物理降温和冬眠合剂相结合的方法使机体处于亚低温状态(直肠温度为32—35℃)。先将冬眠合剂(氯丙嗪100mg+异丙嗪100mg+0.9%氯化钠注射液40ml)用微量泵静脉泵入,根据病情及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调整用量,使患者安静无寒战,结合物理降温,可根据具体条件使用半导体或循环水制冷式降温仪,降温效果差者可加用冰袋或酒精擦浴,也可使用血管内降温机。4.临床意义1)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2)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3)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4)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5.适应症1)心肺复苏后病人2)颅脑损伤及重型颅脑手术后病人3)低温麻醉病人4)高热惊厥或中枢性高热病人5)感染中毒休克早期及颅内感染病人6 .亚低温治疗的原则1)应尽早、尽快实施亚低温治疗。2)冬眠深度不应过深,以病人进入睡眠状态为宜3)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3~5天,最长为5~7天。4)降温不宜过快,体温每小时下降1℃为宜,复温速度要慢一般每个4小时复温1℃,在12-16小时内升至36.5—37℃。二、护理1 .环境要求亚低温治疗的病人最好置于一个安静、空气新鲜的单间里,室温控制在20~25℃之间,以免因为室温过高而影响病人体温的下降和稳定。同时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净化室内空气,以减少感染发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