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童年的消逝-课件(PPT·精·选)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ppt  |  页数:3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活退回到个人的内心世界,个人意识产生了。印刷文化代替口语文化,中世纪人人享有的共同的信息环境消失了,儿童必须经过教育学习才能进入成人世界, 童年的概念重新产生了。 16 到 20 世纪的书籍文化造成了成人和儿童的分离: 印刷向儿童关闭了日常生活的世界,成人拥有儿童不宜知道的信息,在儿童走向成人的过程中, 分阶段向他们展示这些秘密。印刷术让识字教育成为必需,于是迈向成年的道路,必要进学堂,进行思维、礼仪的包装,才获准进入成人的秘密大花园。儿童被看做是不同于成人的一类人,学校教育开始承认儿童自身特殊的天性。随着童年概念的产生出现了其他一系列的变化: 儿童的服装变得与成人不同,语言也与成人有异等。例子:小学生雷人语?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 1856 - 1939 )和杜威(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实用主义哲学家, 1859 — 1952 )澄清了童年概念的基本范例: ?儿童的自我和个性必须通过培养加以保存, 其自我控制、逻辑思维能力必须被拓展,其生活的知识必须在成人的控制之下。儿童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如天真可爱、好奇、充满活力,不应该被抹杀。? 1850-1950 代表了童年发展的最高峰,特别是在美国。 19 世纪 50 年代童年的概念已成为社会准则和社会事实。但童年消逝的种子同时也埋下了。?第二篇童年的消逝?技术是无形的形而上学莫里斯是童年的消逝的罪魁祸首,他发明的电报带来了电子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使我们来到了一个同时性和瞬间性的世界。电报作为新闻传播的手段,使用的是一种仪式性的语言,没有留下空间让传播者表现个性,它消灭了传播中的个人风格,也即人类的个性本身。电子传媒创造了一个没有上下文的世界,使信息开始变得无法控制。电子传媒之前,由于技术的限制,信息的传递是有选择的,内容往往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子传媒使新闻没有选择, 信息开始泛滥。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