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苏轼《定风波》鉴赏资料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ppt  |  页数:7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定风波苏轼作者简介苏轼( 1037 -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祖籍栾城。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 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写作背景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 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定风波-- 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设想一下,在某个天高气爽的日子, 同几个朋友外出郊游办事,沿途美景秀美, 而当欣赏兴致正佳时却下起了大雨,这时候我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词的上阙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意思是说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也罢,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下阙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以自己对雨天或是晴天都淡定自若的变现,来表明自己平淡、闲适的心情,和超然物外的人生观。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