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隔转移。作者认为PDT能消灭局部残余瘤细胞,起到预防复发和转移的目的。四、结语光动力疗法在我国经历了三十年起起伏伏的历程,治疗的病种数和病例数是世界最多的国家之一,医护人员积累了大量第一手临床数据和经验。比较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我国治疗的病种与国外有一定差异。我国在光敏剂研发和一些我国高发病种,如鼻咽癌、肝癌、鲜红斑痣等的PDT治疗进行了很多原创性的工作。文献资料的调研显示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和非肿瘤疾病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与传统或常用疗法有很好地兼容性,在很多综合治疗中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特别是对早期肿瘤和体表浅表肿瘤有根治效果,对晚期肿瘤有较好的姑息疗效。但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光动力疗法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药械联用治疗技术,其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除了受光敏剂剂量、照光剂量和组织氧合作用三要素的动态影响之外,还与病灶部位、大小及其周边相邻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相关,并受敏感性和耐受性等个体差异影响,同样也受使用者和操作者的使用方法、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对一些复杂病例和高风险病例需认真做好治疗计划,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光敏剂是PDT的一个重要成分,基于亲肿瘤光敏剂的多模式多功能(如诊断和治疗)同位诊疗技术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光敏剂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也将改变传统PDT的一些理念和治疗模式。长波长光敏剂,如不同金属配位的脱镁细菌叶绿素的特征吸收峰较传统的HpD光敏剂红移100nm以上,且在400-700nm的可见光区域没有吸收。有些长波长光敏剂没有亲肿瘤性,在体内排泄很快,有些光敏剂的荧光也很弱,虽然这些都不一定符合“理想”的PDT光敏剂的传统理念,但却是很理想的血管靶向光敏剂。随着对控制肿瘤间质治疗肿瘤的认识的深入,血管靶向PDT治疗实体瘤的研究也成为热点,那些不亲肿瘤的长波长光敏剂将显现抗肿瘤PDT的优势,值得关注和研究。现在国内外正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