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那盘,不是炒糊就Р肯定得夹生。Р 所谓“教学培养计划”,其科学性必须经过教育权威的论证。然而现实中Р塞给我们的推荐课表,却让人失望。且不深究选修课的分类、学分、毕业Р条件每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使得不少同学毕业前夕竞相奔走;甚至连Р两门相依赖课程的教学先后顺序都搞错过,这样的教学培养计划,实在让Р人难以信任。Р 而对于具体课程,教学大纲的陈旧程度也令人叹为观止。当然,Р以“教学经验”的名义,十年用同一本教科书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我们可Р以容忍教学大纲里有一些广受诟病的古典残留物(例如《线性代数》中Р的 Cramer 法解方程)。但我们无法容忍对于一门只有几十年历史的新兴Р学科,我们的教科书竟然可以只涉及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新技术”!这Р样的课程,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延续下去,从根本上讲是因人设课——开设Р相应课程是为了不让部分教师下岗。这也无怪国外有华裔学者实在看不下Р去了,拍案疾呼道:“中国大学,怎么那么盛产‘活化石’!”。Р1.2 失败的思维方式Р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被一路教育过来,内心中本来就少得可怜的独立Р理性思考能力早已是消耗殆尽。失败的思维方式有无数种,我们在此只列Р举一些在周围同学中最广为存在的想法。Р1.2.1 高考思维Р我们的体制总倾向于用一个量化的分数来概括衡量一个人。这一体制在高Р考中登峰造极。在大学里,我们也会面临无数定量的评分机制:从各科考Р试、综合测评、到毕业出国、读研、留沪工作. . . 都少不了和分数打交道。Р面对这些分数,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Р 如果一个人把政策评分作为自己的至高追求,那么他就是这个Р 政策的牺牲品。Р 就算你把课本上的内容搞得再烂熟,绝不代表你真正对这门课能有什么Р理解(相反,那些真正理解的人,却不一定能针对考点答出高分)。请务Р必牢记:大学四年留给你的是你的人生,在你毕业之时,那一串苍白的分Р数其实就已经作废了。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