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论弋阳腔传播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pdf  |  页数:5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并不大,但其还是为本文研究提供了诸多戏曲史料。真正涉及到弋阳腔传播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也未成体系。叶德均先生在《戏曲小说丛考》中指出了弋阳腔的传播和人口迁移有关。年袁平的《论弋阳腔的传播方式及特征》主要从迁移式、兼容式及等级式三类传播方式来总结弋阳腔的传播方式。袁平提出的迁移式传播主要包括商贸活动、落难乡民的流动及戏班赴各地的演出三种途径。但纵观全文,作者只提出了观点,并未深入剖析具体的传播途径。此外,袁平的另一文《刍议弋阳腔的等级式传播方式》也仅仅提出了等级式传播这样一个概念,而并未做详细阐述。简佳尧的《析弋阳腔的文化传播方式》从文化扩展传播及迁移式传播两个角度来概括弋阳腔的传播方式,内容也不详尽。戏曲虽然是侧重舞台传播,但是戏曲文献资料也是戏曲传播研究的一个重点和基础。年由弋阳县文化局协同弋阳腔保护工作委员会编辑的《弋阳腔读本》为本文提供诸多宝贵的文献资料。弋阳县人民政府编辑的《弋阳腔画册》及弋阳腔影音资料也都栩栩如生地为读者展示了弋阳腔戏服、戏台等文物资料。此外,《古本戏曲丛刊》、《善本戏曲丛刊》、《江西戏曲剧本集锦》、《江西戏曲志资料》、《江西地方戏曲丛刊》的出版编辑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最原始的剧本依据。弋阳腔在四川、云南、广东等地广泛传播,故《贵州戏剧史》、《广东戏曲简史》、《湖南戏曲史稿》、《四川戏曲史料》的编辑出版对于我们掌握弋阳腔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文献意义。随着弋阳腔在现代社会的日渐式微,弋阳腔艺人及学术界同仁对于弋阳腔的振兴及传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杨咏在年弋阳腔剧团建团五十周年暨弋阳腔戏曲周发表了《关于弋阳腔的抢救、保护及传承的思考》一文。该文章较为完备地讲述从资料、人才、音乐、政府部门及演出机制几个方面来振兴弋阳腔的方法。在《弋阳腔新论》也中收集诸多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如苏前忠的《弋阳腔的传承及发展的几点思考》、邹自振《弋阳腔的发展及其对当代戏曲的启示》、王绪论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