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9年开始,每年春季模拟春汛时大坝下游进行专门放水,以确保鱼类产卵场所的淹没rl41。南非潘格拉水库为减轻大坝对下游鱼类产卵场所的影响,多次进行人造洪睦试验,得出保证下游鱼类产卵条件的洪峰流量及其适宜时问参数ll¨。 j991~1996年;美国罔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在其管理的20个水库通过提高水扁i坐流量,对水库调度运行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对下游水域生态环境改善起了重要作用f16】。曝气±曾氧技术的采用对治理污染河流有重要作用。缺氧是污染水体较普遍特征, 黑臭型水体尤其如此。氧是水体生命物质,恢复水体耗氧/复氧平衡、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是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的首要前提【17】。水体增氧有多种方法,如植物光合作用增氧、水力增氧、投加化学剂增氧和机械曝气增氧等。1988年,英国泰晤士河建造了一个机动增氧韵纯氧.混流增氧系统,该系统在3.5m水深时即可达到70%左右, 这个系统被证明是一种灵活的水质改善方式;1989年,美国Homewood运河河口安装了曝气设各进行曝气治理,结果表职?即使很小的曝气装置也能使底层水温和溶解氧得到增加,并能增加河道生物量;德国对Saar河进行纯氧曝气,曝气装置附近水体的溶解氧浓度升高至15m彰L,然后沿着河道逐渐下降,直到下游7km处降至零, 这段河道内水体的臭味被有效的去除lI引。除采取工程措旋治污外,国外专家学者还致力于水质评价体系的研究。美国环保局暴露评价模型中心通过对水体的长期监测研究开发的地表水水质模拟模型、vASP 模型系统(water QuaIify Analysis SinⅧlaliollProgfaIn M(,deljllgSystem),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地应用于自然和人为污染水体的水质预测研究中,有效地指导了对水体生态的恢复措施的进行【lⅢ。随着我国城市内河污染的日益严重,国内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此问题,提出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