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五十年》;张月亮、李茹《从文学作品的审美取向看丑与审丑的历程》;刘玉红《从自然丑到艺术美一一浅谈艺术中的“审丑”现象》;潘道正《(恶之花)绽放的理由——试论波德莱尔的审丑思想》:沈大力《(恶之花)的幽魂——·评(恶之花)插图译本》;陈蕊《恶中的超越——(恶之花)中的宗教情怀》:潘加钦《论(恶之花)的美学意蕴》: 鞠文卓《论(恶之花)意象的美学创变——以恶为美》;郭晶晶《论波德莱尔的唯美主义文艺观》;张婷《论感性学中的审丑》;姜晓燕《浅谈(恶之花)中的“死亡”诗》:王洪岳《审丑与否定:现代派文艺的感性学探微》:蒋磊《审美的“倒转”—一从康德美学到波德莱尔的艺术实验》;栾曦《试比较波德莱尔与雨果的审美特征?波德莱尔的“以丑为美”与雨果的“美丑对照”》综观上述论文,其研究的角度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第一、从思想上分析《恶之花》的意义:认为波德莱尔通过诗揭露了时代的丑陋.人们在前工业社会里压抑而苦痛的精神生活状态,之中也包括波德莱尔性本恶论及其宗教情怀:在对波德莱尔本身进行分析时,把他与同时代的哲学家、文学家、美学评论家进行比较研究;第二、有关《恶之花》中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及波德莱尔的现代性思想如何通过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第三、不少论文用“审丑”一词来分析《恶之花》的有关丑的意象的表现手法及其思想内涵;第四、对《恶之花》中某个具体的意象,如骷髅、腐尸等的简要分析,并认为这是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创作特点。 1.2本文的研究角度与方法本文在对《恶之花》进行研究时,选取的角度与上述研究并不相同。首先, 在研究了有关波德莱尔及其《恶之花》的相关资料,包括书籍、论文后,发现总体研究集中在前文所述的几个方面,而对于《恶之花》的某些细节并没有作深入的相关研究。所以,本文选取了意象方面作深入研究,而这意象主要涉及丑的意象,正如波德莱尔所言:“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