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历史与现状解析

上传者:梦溪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打”外墙板。楼板可采用预的陶粒混凝土的实心大楼板,地面一次成活。 1.2.4叠合框架住宅国内髙层建筑首次采用混凝土叠合式装配整体结构的是建于1958年北京民族饭店(图1-8)和北京民航局办公大楼(图1-9),这些高层建筑的特点是预制抗震墙与承重构件的连接占了一定的比重,因面自有其特殊的节点处理型式, 梁柱接头采用暗牛腿式,柱与柱钢筋接头采用熔杯接合,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接头, 但用钢量较大。 70年代,我国建设了一批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节点处理方式有了较大改进,其中典型的代表有北京建国门外交公寓(16层,设防烈度7度,图1-10), 西南交大峨眉校区图书馆(5层,图1-11)等,1975年浙江省标准设计站出版了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小梁与现绕板叠合的屋面图集(浙Gl03.103-l)。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各大城市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这些髙层建筑的楼屋面, 由于抗震的需要,大部分采用了现浇结构,但也有相当多一部分采用装配整体叠合板结构。据不完全统计从1975年到1995年国内全部或部分采用叠合结构的近 30个工程,有多层公共建筑,也有高层建筑。自80年代起,叠合结构就已开始应用于高层建筑楼盖结构之中,如北京国际大厦(33层,髙101m)、西苑饭店(29层,髙96m)、昆仑饭店(30层,髙99m)、武汉金源世界中心(28层,高 97.5m)、武汉友谊大厦(33层,高105m)等共20多栋。我国一些小城市,在民用建筑中,由于抗渗和运输安装的需耍而采用了装配整体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楼屋面,不仅加快了施工速度,而且改善了屋面的防水,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仅汕头市饶平县就采用了这种结构达40万平米。此外,四川成都市和广西南宁市也大量地采用了预应力薄板和预应力空心板与现浇混凝土叠合的装配整体楼屋面。图1-8北京民族饭店图1-9北京民航总局大楼平面布置及立面图图1-10北京建国门外交公寓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