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河南温县司马懿得胜鼓调查与研究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pdf  |  页数:6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分析。其它著书类文献中,笔者只在《温县志》、《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温县卷》等基本地方性文献中查找到零星的文字记录。 1.2.2其它关于鼓乐的研究成果现代的鼓乐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罗伯夔先生的《鼓考》一文主要从古文献的角度阐述了鼓的作用、材质、形状、类别、颜色、源流以及乐种形式。文章短小精悍,总结了古人对鼓的应用。1930年,程午嘉先生记谱的《故京十番锣鼓第二葡第三谱》,发表在国乐改进社所编《音乐杂志》第一卷第7期,主要是谱例的刊登。㈣中国“考古学”的诞生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后期,我国学术届开始在周口店、殷墟等古代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对具体实物展开了调查研究。由此,音乐界对于乐器的研究也从单一的文献考究、音乐本体研究或只注重外观的研究,扩展到对乐器的音乐性能进行研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代表人物刘半农先生发起并主持了对北京故宫和天坛所藏清宫乐器的测音研究,可称为中国音乐考古的一件“大事记’’。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鼓的研究,也不再只仅限于文献记载的“鼍鼓”、“陶鼓”、“木鼓”、“铜鼓”等品种,而是有了实物性的真实存在,从而证实了“鼓”的存在历史。有关鼓乐的研究,随着各方面知识的调查和积累,各类研究型文章与论著如雨后春笋般逐渐面世。20世纪50年代研究成果颇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鼓及鼓所构成的乐种体系的特征进行研究;另一类则是是根据鼓所构成的乐种体系的地域性进行研究。“特征”,是可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鼓的特征是包括了形态、历史、演奏方法等;在鼓所构成的乐种体系的特征中,除了对乐器本身的基本特征外,还包括了乐种的历史传承、研究方法、乐队组合形式、曲式结构特征等方面。这些研究,无疑都给了我们进一步研究区域性的鼓所构成的乐种形式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笔者将以上研究列举如下: ①《常山战鼓调查与研究》,于宙,2010年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