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研究

上传者:qnrdwb |  格式:pdf  |  页数:62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项政策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性上并不显著。霍维慈(P.M.Horvitz)同样认为, 存款准备金政策虽然效应大,微小的变动可以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变动,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剧烈的变动,它的采用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近年来,西方学者继续对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理论阐述进行分析和研究。例如,Kri eger Sandra(2002)对美国公开市场操作和市场利率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显示,市场利率对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Bruce McGougha, GlennD.Rudebuschb,John C.Wi l1iams(2005)认为短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会产生零约束限制的问题,可以选择将长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解决这个问题。 AndrewAtkeson,V.V.Chari,Patrick J.Kehoe(2007)认为利率具有内生性, 比货币供应和汇率都更具有优势。价格、利率和汇率比货币供应量更透明,最好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利率,其次是汇率,这个结论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成立的。弗雷德里克·米什金(2009)认为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效果反而会比正常时期更为显著。货币政策的不仅可以通过常规和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来防止经济过度下滑,还可在金融市场开始恢复时及时给予快速反应。西方经济学家不仅从理论上分析了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而且随着计量经济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计量经济方法运用于货币政策的研究领域。例如,Sims(1980)率先通过建立VAR模型来研究比较美国和德国的货币政策运实施情况,为研究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一种新的办法。 1.2.2国内文献综述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的效果与实施的背景和经济环境是紧密相连的,我国学者在研究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其效果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例如,贾玉革(1999)对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再贴现、利率政策和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